东南亚金融危机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启示
- 2005-11-19/
- 人浏览
145东南亚金融危机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启示
(1998年5月)
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一个无法平静的话题。以“民主和科学”著称的北京大学在百年校庆之际举办了系列大型研讨活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国际研讨会”邀请海内外金融专家再谈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其对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启示。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李晓西博士应邀到会并从加强金融监管、扩大资本市场开放的角度谈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启示。他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专家及代表的热烈反响。会后,本报《金融时报》记者请他详细阐述了他对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观点和建议。
记者:听说最近您从东南亚考察回来,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各国证券市场的管理人员是如何看待开放资本市场与维护本国金融安全?
李晓西:我们这次主要考察的是新加坡、泰国、印尼和韩国。我想先把这四个国家证券管理机构高层人士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观点做个介绍: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总裁认为尽管有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但资本市场的开放是必要的。外资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对国内的经济发展是有益的,但必须加强监管,增加市场透明度。新加坡股票交易所副总裁回顾了去年新加坡股市股票指数的波动。他认为股价波动是正常的,当然也不排除外国投机者冲击股市的可能性。他指出,实际上,由于去年新加坡股市股价下跌,股票市场违规案例调查数量反而比未发生金融危机时的数量要少。这说明证券市场在过热时更容易出现违规操作。
泰国证监会总结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证券管理部门的经验教训时提到需要增加风险管理技能,主要是要增加金融衍生物品种。如果仅凭借利率一种杠杆进行调节,就缺少了宏观调控的工具,要增加金融期权等品种。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总裁也提出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有助于证券监管。他认为金融衍生工具相对柜台交易更加透明,有利于发现问题,防范风险。
印尼证券管理机构主席介绍说,印尼股指在东盟国家中下降最小,如果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印尼股市有影响,那么就是从1997年底到现在,没有一家新的上市公司。这是最令他担心的。他认为开放资本市场确有不利因素,但更有有利因素。要开放市场,改进管理办法,对投资者坚持同等国民待遇,充分发挥股票市场有效筹集资金的作用。
韩国证券管理机构特别谈到他们现在开放资本市场上所做的进一步努力。比如他们现在放松并扩大了股价限制波动幅度,从8%%扩大到上下12%,预计今年股价限制波动幅度可扩大到上20%和下20%;外国人在股票市场的投资限额也扩大了,原来一个外国人限额5%,现在扩大到50%,外国人总额不超过55%,计划今后要完全自由化;外国人债券投资限度的30%也取消了;商业票据除大额存单外都允许外国人购买;企业增资中对外资没有限制,反而积极引进海外基金,为国人购买股票提供方便。所有这些做法,其目的是为了活跃证券市场。
总之,在我们的考察中,可以看出四国证券管理机构对金融危机的看法和教训都是积极的,认为证券市场要更开放,才能防止金融投机。没有一家认为封闭才能安全,更没有人主张要退出全球金融一体化、自由化的潮流。这也证明了我们选择改革开放是正确的,不能动摇。
记者:根据您的考察和了解,您认为亚洲金融危机是否结束了?
李晓西:我认为,判断金融危机的发展和结束,有若干指标。我倾向于这样四个指标:一是汇率是否基本不高估;二是短期外债率;三是利率有没有偏差;四是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指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证券市场综合指数对反映金融危机有一定作用,但相对其它指标只能更具参考价值和辅助价值。如果仅用股指变动来反映金融危机,反映金融危机的结束,可能是片面的。
记者:请问您对保障我国资本市场的安全怎么看?
李晓西:从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并不是由于其资本市场的开放,而是由于其自身经济结构不合理,政府监管力度不够。这就启示我们,在开放资本市场的同时也要加强金融监管,从而保障金融安全。我认为可以先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健全法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启示之一就是要健全法律、法规。从发展趋势看,各国政府越来越注重用法律手段来监管金融,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
二、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这其中包括加强对透支的监管、建立健全证券的清算和托管系统、强化对证券交易所会员公司的资本要求、健全证券市场、证券委托交易自由化等。
三、加强对资本流出入及外资流出入的管理和控制。现在要首先发展国内机构投资者以制衡外资。特别要注意加强股票市场的透明度。
四、条件成熟后有选择地发展一些金融衍生工具。
最新讲座
-
讲座预告|如何申请国家专利?
2023-04-21
-
讲座预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2023-04-19
-
讲座预告|环境科学与政策的研究方法
2023-04-04
-
讲座预告 | 京津冀创新共同体研究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