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科研成果

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 科研学术
首页» 科研学术» 科研成果

区域与地方经济

  • 2005-06-11/
  • 人浏览
16 区域与地方经济
珠江三角洲“十面来风,再摆八卦”
(1994年1月)
对珠江三角洲的看法,我概括为“十面来风、再摆八卦”。
所谓“十面来风”,是指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到今天,将面临十个方面的矛盾的困挠。
1、在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经济发展迅速的珠江三角洲将面临着经济大发展与地方行政区域划分极不协调的矛盾的挑战。     如佛山与周边市县关系,处理不好,可能会陷入一种互相制肘和扯皮的怪圈中去。2、负债经营与税后还贷的矛盾。实行分税制后,负债经营到底是不是还有优势值得打个问号。以借钱发展为例,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借钱越多的人自然要比借钱少的人压力重。     3、下一步的金融深化与宏观调控的矛盾。因为金融依赖于货币的推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一实行,深圳证券中心大量业务是否会东移上海,使广东的金融垄断地位受到挑战。4、珠江三角洲重点商贸的快速发展与产业基础相对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佛山人也意识到旧的三大产业已不适应了,但新的三大产业又没尽快发展起来。5、房地产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有可能重新移至内地开辟市场,这会给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广东带来冲击。6、全国沿海、沿江、沿边、沿线已全部开放,广东再也没有更多绝对政策优势可言,唯有奋力拼搏。7、面临重新加入关贸总协定,广东的政策优惠更将淡化。国外、国内产品都要求享受优惠政策,平等待遇,中央不可能再把政策倾斜向几个沿海城市。8、全国强手四起,如山东与南韩、日本的合作,上海的开放步伐加快等等,都会对珠江三角洲发展形成竞争和挑战。珠三角如不奋力,地位有可能后移。
9、广东要面向国际化发展,面临人才紧缺问题,珠江三角洲的企业人员素质并不很高,与国际市场接轨时,必然表现出这种弱点来。     10、随着内地开放,深圳的地位将在下一轮经济竞争中发生后移,这也会影响整个广东经济的发展。
但珠江三角洲也仍有明显的一些优势,我称之为“再摆八卦”:
1、这里的通货膨胀压力小于全国;2、这里的经济基础整体上强于全国平均水平;3、广东仍具有其他的内陆省份无法相比的地域优势,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后更是如此;4、整个广东,无论官员或是企业主市场经济的观念高于全国;5、在整个珠江三角洲出现了群雄竞争的局面,这是大好事;6、这里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处理上比内地好;7、整个广东的财政实力仍然比较雄厚,以佛山为例,人均存款就高达2、3万元,这在全国也不多见;8、珠江三角洲一大批新的明星企业和明星企业家正在崛起,如珠海的钟华生、佛山的钟信才等,这对广东的经济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送给广东佛山的“八字经”
(1994年3月)
第一、把握变化,抓住机遇
看了佛山市计委写的跨世纪蓝图的材料后,我觉得材料写得很好。但也有些不足。佛山市二十年的机遇与问题,在写蓝图时可以在几个地方设计一下。一个是在二十年规划中可附一个东西,专门谈关于香港回归祖国对佛山有什么影响,或者可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香港回归以后对广东的影响可能先于对全国的影响,当然对深圳的影响最直接,而对佛山的影响也非常大。届时香港的资源、财力将往哪里引?二十年规划似乎应该有一个附件谈这个问题。再一个就是对中国复关问题,规划中还是要有所设计,谈复关以后对佛山的影响。还有,对1994年开始的全面改革的影响应该有分析,有个基本的思路。我感到最能做到的事情就是要加大产权改革的力度。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在二十年经济发展中对中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周期波动规律应该有个分析。多年经验告诉我们,外部环境一有变化,预定的计划就难以实现。因此适当地做一些外部环境变化的分析和预测,使我们的计划实现的稳定性更强一些,对变动的准备更充分些。
   第二、明确目的,寻找手段
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使大家的生活质量提高,佛山市制订发展计划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佛山市人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生活质量本身是很复杂的,它有个选择的问题。如“闲暇”是生活质量,城市干净清洁也是生活质量。报告中谈了包括建设文明清洁的城市,提了不少,这很好。计划如果能进一步把以后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应用哪些指标具体衡量组织讨论,使大家共同关心这件事,就更好了。订计划的过程就是发动群众的过程,这样做,可能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鼓励人心的作用。
  第三、政府指导,市场为主
佛山经济的发展,要把政府的指导和市场机制作用很好地结合起来。必须承认政府的指导,比如计划就是政府指导之一。另一方面,又要有市场的调节作用,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现在我们定的计划已经不同于过去多年计划了。多年前的计划基本上是政府为主的计划,现在是政府指导、市场为基础的计划。我们以前往往觉得市场调节会带来很多混乱、无序。如物价放开,人们最担心的就是混乱,但放开以后并没有混乱,有的如鱼市是更有秩序了。不能认为放开市场与市场无序有必然的联系。其实市场在某种意义上是和有序相连的。佛山二十年期间要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对规划就要充实一下。规划一定要留有余地,随着形势的变化,随时都需要作一些调整,所以,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
 第四、三产为主,二产为辅
从发展趋势看,一国经济会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辅。从佛山的情况来看,第三产业还应该有更大的发展,以后比重应超过第二产业,以“三产”促“二产”、带“二产”,最后走上市场导向的工业发展道路。
第五、产权清晰,分类改革
市长的工作报告中提到“五个一批”,实际就是进行分类改革。产权界定清晰,是市场交换的经济基础,没有产权的清晰,就没有产品、利润的清晰,分配比例也就扯不清楚,市场经济就没有主体,没有了秩序,市场经济就无法深入发展。产权是问题的“根”,把企业改造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好的途径和方式。集体企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由于产权不明晰,现在有好多国有企业的经理、厂长越来越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为谁干,为谁打工?比如一个高科技企业,国家曾出资2万元创办费,最后经过创办人的努力,发展到2亿元的资产,到这个时候,企业家就不知是往前走还是不走,为什么呢?因为创办人、企业家不知道自己的贡献到底占多大的份额、比重,一旦换人,自己就一无所有。因此,创始人应有创始股,否则,自己的价值得不到保障,只有产权界定清晰,企业发展才有后劲。
  第六、根植佛山,南联北投
现在全国出现了北方希望南方去投资的形势。我们南方的一些大的企业集团完全可以去北方收购一些企业,搞跨省经营,可以考虑组建投资公司,去北方寻找投资、合资经营发展的机遇。
   第七、构造热线,提升区位
大家已感到佛山区位优势逐渐下降。比如,以前经过佛山的交通运输热线,现在冷了许多。佛山在水陆空交通上还要做些文章,要有新发展,构造新热线。
第八、借风行船,借光行路
佛山发展到今天,仍然具有新优势,也还有不足之处,比如在吸纳全国人才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吸引人才非常重要,背靠广州,还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广州的哪些“风”、哪些“光”可借,要研究。要增加旅游食宿的吸引力,引“虎”上山。“四小虎”已都很厉害了,但可考虑吸引过来。再一个还要注意港澳台发展的方向,借助优势,充分利用,借光引路,这大有文章可做。
北海市经济6大特点及优势
(1994年8月)
今年四月,我国经济理论界负有盛名的中青年经济学家、国务院研究室研究员李晓西博士应邀到北海,参加由北海金融学会等单位举办的《开发北海金融市场的出路与对策》研讨会。七月下旬,适逢金融发展论坛第十次活动在京举行《北海开发与北部湾国际经济协作专题研讨会》,李晓西再度参加。一次是实地进行考察,一次是进行发展论证与出谋划策,由此足见他对北海发展前景的关注。
侃起北海的发展,李晓西快人快语:按他的说法,北海之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海的确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如果让我到沿海地区,我会第一个选择北海。这位年仅40岁的中青年经济学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英国做为访问学者。由于长期从事国家宏观战略发展研究,使他能从战略性的高度来认识沿海地区尤其是北海的发展。
在目前国家宏观调控情况下,北海如何正视并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以获得大的发展,李晓西向记者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具体意见。
其一是北海经济的脆弱性。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兴城市,北海还没有形成很强的产业来做它的支柱,受各方面的影响比较大。北海一个突出的产业是房地产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房地产不能说不是支柱产业,但由于在房地产业上的争论很多,国家的房地产政策各方面也不太一致,观念和政策的摇摆性对房地产业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北海必须尽快发展自己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如何发展北海的产业,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产业适合北海来搞,值得深入的研究考虑,否则北海经济将很难有其自立性,而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
其二是北海经济还有很强的依赖性。我有个感觉,北海经济如同沙滩形成的水漏斗一样,一有风,有外力,便形成了旋涡;旋涡一来,水便流过来了,各方面的资金也流过来了。而外界稍有变化,旋涡也就消失了,资金也就没有了。这种沙滩漏斗型表现出北海经济的依赖性。北海之所以辉煌,主要是因为各地资金来得很多,目前陷入困境,也是因为各方面资金抽走不少,北海受宏观调控影响可能比其他城市更大。那么,如何使北海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有更强的独立性,将目前的经济依赖性逐步转变为经济的独立性? 当然,一方面我们希望宏观经济能稳定来,使北海的发展有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我们还得承认这样一个现实:我国经济长期以来总是起起伏伏,总是有一个经济周期。在此情况下如何发展自己,值得北海这样一个发展速度极快的新兴城市充分地思考。
其三是北海作为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非唯一性,面临着来自周边国家和邻近省市的强大挑战,北海必须正视一点。由于通道的非唯一性,北海仍未完全树立起龙头城市的地位,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提高它的竞争性问题。在出海通道的问题上,广西内部还有争论,而且广东、海南在面向这一区域的岸边摆了不少大港口,谁能成为通往东南亚出海口的龙头通道,还有一争。目前北海发展速度极快,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一开始便按照国际大都市的框架来搞,就我个人来说,我会投北海的票,支持其成为出口的通道。但并非人人都会投北海的票,起码广东会投湛江等省内城市的票。在此情况下,北海必须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全面考虑,长远规划,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使这一通道真正地把各地尤其是大西南的货物都吸引过来。关键在于要发挥你的区位优势,通过你的交通设施的优势,通过你的良好的服务优势,真正吸引人家,使别人愿意到你这儿来,真正树立起龙头城市的地位。
其四是北海市场规模的双重性或潮汐性。北海的市场规模,大的时候很大,如潮汐一样,涨潮的时候,大家都来了,但一退潮,市场规模就显得很小。因此,城市规模对其影响力也不大,人口也不多,但一旦流动人口来了,超过了它的城市人口,市场就显得很大。在讨论北海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问题上,许多人认为人口不足就会影响城市的购买力,因此要多发展人口以增强购买力。在这一点上,我比较担心。北海的人口究竟应发展到什么规模,是走深圳的路子,还是走珠海的路子?要我说应当走珠海的路子。深圳发展到百万人口的城市,一下子大城市老城市的毛病都出来了。人口多可增强购买力,但我认为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北海的城市人口控制在50万人左右,有30万人流动人口,还有20万的外国人,如东南亚人,假若能争取有10万人到这里的常驻机构工作。这样的话,北海的人口就实际上有了100万,而户口登记上则只有50万。我认为不一定要把城市人口搞到100万。当然搞到了100万,城市可以升格,但真正的实力还是在于你城市的生产,而非你的人口。广东的顺德、南海,均是因为产值破百亿元而升格。北海要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我想首先不要在人口上作过多发展的考虑,其实人口少亦是个突出优势,城市会非常美丽,而且人口生活条件非常好,很有吸引力。真正搞到百万人口,城市的供电、供水、交通都会全面紧张,城市的魅力也就没有了。作为旅游城市,北海人口虽然少,但只要有较良好的旅游设施,可能吸引大家来,就能有稳定的流动人口。北京每天都有200万稳定的流动人口进进出出。对北海这样既是旅游城市又是大西南与东南亚相连接的出海通道来说,把城市流动人口稳定在一个很高数字上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可以从这个角度上作文章,这样便能解决目前市场规模的问题。
其五是要解决硬件发展与软件服务之间的矛盾问题。我感觉北海市的基础设施发展很快,而且标准较高,但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却相对滞后,还有一个全面提高的问题,服务和培训还要加强。正因为发展很快,吸引了很多人,服务和培训的提高就显得格外重要,需引起北海市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旅游城市来说,第三产业的服务上不来,城市的吸引力便会大折扣。
其六是突出“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优势。我认为不仅仅是靠着大西南把它的货物运到你这儿,然后出口到东南亚;也不仅仅是把你这个地方变成大西南与东南亚设在这里交易的场所,不仅仅是在商品出口和经济合作上面向东南亚,而且还要突出北海既具有中国特点又带有东南亚特色,使东南亚一带的商品到了这里有销路,也使大西南的商品到了这里能进行大量的交易,大量引进外商尤其是它的商务机构在这里落户、常驻,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具有真正实质性的意义。
谈起北海,李晓西可谓纵横捭阖,但这位年轻的经济学家亦表示:这些是他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参考”。对于北海的潜力与前景,李晓西显然具有更大的热情和信心。他告诉记者:我希望并相信北海市能在不长的时间内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子来!
从义乌小商品市场新发展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995年7月)
改革开放以来,小商品市场在我国取得长足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小商品市场如何才能保持发展势头呢?近日看了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有关材料,想就此问题谈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一、因势利导是进一步发展小商品市场的关键
小商品市场现已具有相当规模,进一步提升商品档次的呼声日高,“小商品市场将会演变为大商品商场”的观点也应运而生。小商品市场将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是将商业资本转入产业资本以增强和提高小商品市场供给能力?是开拓国际市场寻求新的生长点?还是升级换代走向中高档市场?我以为,小商品市场发展的方向会因各地情况不同而有多种选择,但最关键的是,必须因势利导,尊重商家选择,而不能拔苗助长。管理者的责任,是不断发现新动向,提供新服务,而不能背离市场这个基础性调节的作用,将“因势引导”变为“计划经济”。如果不是让市场的参与者们来确定购销品种,确定资金的投向,就可能断送已有的小商品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管理者们,正在探索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小商品市场长期繁荣和不断发展。他们充分肯定小商品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持久的生命力,主张按市场原则去实现新一代的小商品市场,这是完全正确的。
   二、“市场空壳”现象是否不可避免?
现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一些“空壳市场”,引起了各方关注,也引起义乌小商品市场参与者、管理者的思考。有人说,“市场空壳”是新旧市场更新换代的伴生物,任何市场都不能避免?这种观点对吗?
我认为,“市场空壳”永远是局部现象,不论在何种条件下,都不会成为全局现象。“市场空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天不足,一种是后天失调。前两年,一些地方把搞市场经济片面理解为就是要搞“市场”建设。因此,大建棚架、商城,以为筑好巢必有凤至。结果,不少地方是有场无市,成了“空壳市场”,这就是先天不足。第二种是曾经繁荣过的市场,走向衰退,人去房空,成了“空壳市场”。这里原因很多,或管理不善,或市场之间竞争,或交通条件发生相对不良的变化等等。
“空壳市场”现象向人们敲了警钟,使人们认识到任何市场都可能成为“空壳市场”。变压力为动力,有助于我们改善管理,改善环境,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认识到“空壳市场”并不具有必然性,则有助于我们提高信心,聚集人气,进一步去健全和发展市场。
   三、行政性市场管理与经营性市场管理的区别
各地小商品市场兴起时,曾得到各地政府尤其是工商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一个阶段里,出现工商部门办市场、管市场。发展到今天,靠行政部门办市场,已遇到人力、资金等多种因素制约,也遇到了如何把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分开的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义鸟小商品市场于1993年底,在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组建了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股份有限公司,专门承担市场管理中涉及到企业行为的那些部分,重点是物业管理和信息服务,这种管理对市场来讲,具有经营性、服务性的性质。工商部门则只承担行政性的管理职责。这种尝试虽然刚开始,但已显示出生命力,使市场既具有了新的活力,又保持了良好的秩序。
我认为,这种对市场管理的细化,标志着小商品市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面临着管理对象规模的扩大,商品范围的扩大,要求水平和经营水平升级待诸多新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四、创造小商品市场良好的环境,是提高小商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小商品市场要巩固和发展,要从初期阶段走向成熟阶段,一个重要标志是大环境建设(最重要的是交通和通讯设施建设),更进一步则是高级人才的培养。
交通、通讯等问题,是政府出面才能解决的问题,但资金如何筹措,也非易事。在财政资金不足情况下,有的地方利用外资、内资搞业主投资制,让出几年的收费权,以后政府低收费搞维修,这是比较明智的。不少有远见的市长们提出要当好“交通市长”,这可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小商品市场与其所在地的城市建设也是紧密相关的,如义乌小商品城,实为义乌市这个商品城的核心部分。义乌有二十几条专业商品街,已具相当交易规模。规划好、建设好义乌城,对进一步发展小商品市场至关重要。
珠江三角州经济的总体规划
(1995年8月)
应“广州日报”之约,谈谈珠三角经济发展。我以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次浪潮始于以珠江三角洲为发动机的广东,第二次起于上海为龙头的长江,第三次浪潮可能将勃兴于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区域。正当北方地区奋力追赶之际,现在珠江三角洲开始了第二次的创业:去年年底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决策。其影响所及,不仅珠江、广东,不仅华南,还引起了北京经济学界不少人的关注。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总体规划的意义何在?
珠江三角洲的大发展,首先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这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多年争论,而今已成为中国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经验。现在,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并不是对这个基本经验的否定,恰恰相反,是对这个经验的肯定。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和计划调节的主导作用到了有机结合的时候了。因此,应当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加强行政协调的作用。“总体规划”搞得好,能够进一步提升珠江三角洲在国际分工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当然珠江三角洲的建设远远超过其自身的意义,这不是一个小区域自身发展问题,而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走在全国最前面最具有活力最具示范效应的一个区域,如何解决市场与计划关系。进而言之,是将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带根本性的一个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社会职能和作用是什么的大问题。这是对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权责定位的开拓性的试验,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也具有制度创新的政治意义。
  二、究竟应规划什么?
总体规划在内容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应去做的,比如,作为城市规则和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协调。比如,珠三角区内的许多城市都在上某些相同的基础设施如飞机场,现阶段如此使用资金,从总体效果看,是否理智?这显然是设施投资问题,极有重复建设之嫌,这与行政性分割分不开,这类问题就要靠总体规划和行政协调来控制。借用“一体化”这一用语,这里就是指城市规划的总体协调性,减少在基础设施上投资的无效和低效,减少在此方面的重复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益。
另一类是在政府引导下由企业和民众去做的。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产业结构、产业升级或说产业一体化问题。我想强调一下政府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问题。产业投资与设施投资情况不太一样,有些结论不能套用。比如,产业发展中工商企业重复投资问题,虽说不好,但作为民间资本的企业行为,应允许其对市场有自己的分析,允许其对重复性投资的风险有自己的判断和责任,允许其对规模大小有自己的发展阶段计划。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起码有两种不同做法,一是让别人来做,即引导。比如,对极具发展前途的新型产业进行诱导性投资,通过贴息或低利贷款,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此为以利诱导之。通过改善投资条件,健全法规,引导内外商投资,此为以环境诱导之。二是自己来做。比如,对符合产业方向、有市场前途的国有企业增加技改投资;具有公益性、垄断性的产业项目的进行投资;对于浪费资源、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要按国有企业改革的种种办法,削肿而保体,即从市场经济的需要来保持国有经济规模和主导性。以我所见,两相比较,政府在“引导”方面似应下更大的功夫。
环境保护问题提上总体规划日程,实为有远见的一步。但我认为,现在应将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让各市、县按已有法规做起来,重点是下决心搞好生产企业的环境,同时,在上新项目时严把环境保护指标这一关。当环境保护发展到须要全区协调时,这项任务才可能转为区域总体规划的第一位上。因此,作为总体协凋的规划,环境保护是重要目标,但还不是当前协调的重点。
有同志认为,总体规划旨在搞区域共同市场,这种提法似有不妥之处。这既非总体规划的实质所在,又使区外人士担心与不解,况且只要搞好城市群和基础设施规划,搞好产业规划,此问题自迎刃而解。
 三、规划的定性问题?
总体规划是一个指令性的规划还是一个指导性的规划?还是其中既有指令性部分也有指导性部分?这一点,是实施规划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我认为,从规划产生过程效果以及政府在其中不同的作用而论,应是一个既有指令性又有指导性的综合性质的规划。此似应在规划中明确之。
规划的性质归根到底是与规划者的权责相关的。让做什么,不让做什么,不仅是权力问题,而且是责任问题。比如,实施某项规划中集中的权利越多,对实施中的资金来源、人才来源和制度创新权限等问题就越负有解决的责任,对其后果也负有更直接的责任。
因此,凡涉及政府利用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和投资的,指令性应多一些;凡涉及企业生存、发展、转向等微观决策的,应主要体现为指导性。当市、县协调后或微观主体共同协调同意后,规划就具有更大权威性和严肃性。规划的目标多数是必须达到的,具有较强指令性,而达到目标的手段是多样化的,可能又具有较多的指导性。
转轨时期的区域政策
(1996年2月)
近年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成因并提出对策的文献已很多,“九五计划”的“建议”和“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解决地区差距的战略和具体措施。本文这里仅对转轨期间区域政策的目标、特点、效益进行一些分析,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政策略作评价。
一、区域政策目标
当我们讲地区差距拉大,并认为这是一个问题的时候,是否需要进一步问一下这是什么问题:是地区间经济增长的不均衡问题?还是差距过于悬珠的问题?是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过快的问题?还是中西部发展太慢的问题?是产业结构趋同,还是产业结构差别太大的问题?是地区之间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问题,还是国家政策的不平等问题?区域政策目标是缩小地区差别,还是立足于解决就业问题?对这样一些问题的回答,首先需要一个判断的标准,既明确区域政策目标,然后衡量是否达到了目标,作出对存在问题性质和程度的判断。就一般情况而言,从各国发展情况看,区域政策重在解决少数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问题。但是,区域政策在市场经济各国政策体系中从来不是最主要的政策,不是对多数地区实行政策。有些国家由于各种原因,并不制定所谓的地区政策。在我国,改革开放前,地区政策实际上是解决生产力合理布局,其中也包括服从于战备需要的因素。由此形成的若干政策,被区域经济学专家们明确称之为我国的地区政策。时至改革开放,地区政策则因对外开放总战略的需要而迈出一大步,即在沿海设立特区而开始了地区政策的新阶段。
区域政策目标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公平与效率关系而展开的。多数人认为区域政策目标是解决公平问题,是解决少数地区长期落后于其他地区的不平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很难简单化地解释清楚。比如,一些特殊经济区域的设立,算不算区域政策,或与区域是否有些关系?这些地区的设立是为了公平,还是为了效率?再比如,即便是公平问题,又是什么样的公平?是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均衡,还是收入分配上的平等?是社会福利条件的平等还是受教育机会的平等?现阶段,我国地区政策目标的重点是解决落后地区的发展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区域政策目标是如何使中西部地区经济赶上东部沿海地区,成了要让多数省区赶上少数省区的问题。进一步考察会发现,这一战略中本身也包含着公平和效益的问题。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解决增长的均衡问题,既是要求中西部经济提高效益的过程,也是实现区域间社会发展的公平问题。
其实,解决公平问题在很大程度要靠政策安排。在中国,还要靠改革制度来完成。从国际经济来看,经济增长只是提供了解决贫困问题的条件,能否使不同地区经济差距缩小还在于经济增长的性质,即增长是如何取得的,参与者的构成,生产要素的排列顺序,政策的侧重点等等。“经济结构,而不是经济水平或增长率,才是收入分配状况的根本决定因素。”正因为如此,区域政策目标虽然主要是公平问题,但有时也要考虑效率问题,这二者在不同时间和条件下的适当结构,是考虑区域政策目标的基本内容。
 二、转轨时期区域政策的特点
区域政策说到底,是一种差别政策,即不同地区实施了不同的政策。我曾去美国考察,并将其地区政策归纳为这样五方面:一是促进某一地区经济增长的政策,主要是财政拨款和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减缓落后地区痛苦的政策,主要是对落后地区低改入者的特殊的社会福利政策;三是根治贫困的政策,主要是帮助落后地区发展教育、职业训练以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支持政策;四是参与开发的政策,联邦政府直接出钱出力,组成开发机构,开发和建设落后地区;五是扶持农业的特殊政策,如对落后地区农产品进行补贴,对农村基础设施予以资助的政策。这些政策归根到底,是与财政支持有关。因此,我们看到,地区政策中,财政政策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美国区域政策的这五个方面,其基本精神,也适合于中国。现在人们更关心的是第一和第四方面,比如,中西部地区特别对国家投资政策和优惠政策感兴趣,要求国家投资的重点放在自己的地区,对本地提供一些税收优惠,并把这理解为地区政策。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这个时期的区域政策有什么特点?我想用以下几对矛盾来予以说明。第一,改革开放与区域政策的矛盾。其实质是,国家在支持有效率地区还是扶植落后地区上进行选择。由于改革开放大局的需要,国家对改革开放试验区域给予了相当多的政策优惠,这就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快一些。改革开放政策与地区政策交织在一起,其政策总效果是偏重于支持有效率地区的发展,通过这些地区来带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因此,尽管中西部经济发展从本身纵向比是快的,但横向与东部地区比较,确实是落后了。第二,利用市场力量发展经济与区域扶植的财政政策上存在矛盾。转轨时期,市场调节投资和资金的力量在增强,通过国家计划,安排各地投资和资金的力量在减弱。因此,条件好的地区,能吸引资金、人才和外商,发展越来越快,落后地区越穷越难发展。于是出现了经济学家们所说的马太效应。因此,转轨时期,区域政策既不能无为而治,仅靠市场力量,靠人口自由迁徒和劳动力自由流动,通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地自发地消除区域差别,又不能完全靠中央财政按计划经济的办法来调整生产力布局的不均衡。第三,转轨时期区域政策中先富与共富的矛盾。从中国实际出发,只能是先让一部分地区富起来,再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起来。当沿海先富时,中西部要看到大局的需要;同样,到一定时候,国家和东部地区要帮助中西部走向共富,也是一个大局。因此,在同一时期,先富与共富就有矛盾。但是,如果把先富与共富视为转轨时期的区域政策的两个阶段,先富与共富这对同时性矛盾通过不同时而解决。第一阶段政策鼓励部分地区先富(实际上这些政策归属于改革开放的大政策,不是以独立的区域政策出现的);第二阶段是缩小差距,走向共同富,现在是以明确支持中西部发展的地区政策出现的。第四,转轨中宏观政策与区域政策的矛盾。宏观政策作为国家统一的政策,本质上是对各地无差别的政策,并构成了国家宏观管理的一部分。区域政策本质是对不同地区有区别的政策,因此,这两个政策从深层上看是有矛盾的。但是,区域政策是从属性的政策体系,是从属于国家总的统一政策体系之下的,因此,一般情况下,矛盾中统一性的一面还是主要的。不过在转轨过程中,区域政策的影响在扩大,有时区域对政策倾斜的要求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区域的优惠政策比宏观统一的政策更为重要,这时,矛盾就会突出起来。第五,转轨中中央政府区域政策目标与手段矛盾。区域政策,不是指一个地区自己制定的经济发展政策,而是指上一级政府,多数情况下是指中央政府对不同地区发展采取的不同政策。转轨中的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过度中,分权让利,使中央财力大大下降。因此,相对计划经济而言,转轨之时财政支持落后地区的财力是小多了,常常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三、区域政策中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是把有限的财力给一些经济增长最有希望的地方。在“九五”计划中,国家提出支持中西部发展的六条措施,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两条政策与国家计划和财政关系最大。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体系,有步骤地引导东部某些资源初级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移动到中西部地区,积极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地区投资的政策措施,含有财政支持的因素。比如,用贴息等经济办法来引导东部企业西进,用税收优惠引进外资等,都要有国家财力一定的支持。而东部发达地区采取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主要是靠地区间的支持,不能依靠国家的财力。当然,支持中西部发展不仅是这六条,还有许多具体的政策,比如,扶贫工作的大部分就在中西部。还可以考虑在社会发展方面采取一些措施,如鼓励欠发达地区企业布局和发展的政策;增加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实施北方农业补贴政策,适当的移民政策;政府通过军品定货,支持中西部军工企业发展,等等。这些也需要国家一定的投入。中西部涉及18个省,面广量大,在国家财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适当集中受益点,使资金使用效益更好一些,就是制定区域政策需要考虑的。这里讲的集中,不是指由中央来集中搞大项目,而是说如何把有限的财力给一些最有经济增长希望的地方,这是受益点数量的控制。这次“九五”计划中提出以中西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点作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就是很有意义的。这些地方的发展将会产生较大带动力和辐射力,同样的投入,可能收益最大。此外,是否学美国的办法,确定一批经济增长中心小区,其范围不大,可以县为考虑重点,但又不完全以县的行政区划为界,比如若干县的交汇处,通过各种办法搞好援助资金的下拨。
第二,发挥配套或“杠杆”资金的作用。很多项目需要国家支持,但如何具体支持确很有讲究。比如,同样1000万元,如果搞项目可能只是一个,但如果将其变成一笔贴息,就可能对几个项目都有帮助。鉴于地方政府不能搞担保,而外商贷款有困难,能不能帮助地方政府搞一个基金,专门用于帮助三资企业贷款的担保。能不能让一定范围内的某级地方机构之间进行竞争,只有提出好的规划,有较好完成项目条件的才给资金。总之,想一些办法,使国家能用不多的资金,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让地方想办法,出主意,拿方案,配资金,这样的国家有限的资金久会使用得更好一些。
第三,改变国家只能作为供给方支持地方发展的传统思想,考虑国家作为需求方刺激落后地方发展的思路。我们现在考虑问题多停留在通过投资促进地方发挥资源优势,进而发展地方经济的思路上。但国家投资力量有限,多年靠国家投资刺激地方发展的效果现在看来也是有限的,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东北现象”。因此,能否转换思路,比如,国家可否作为定货方,通过购买来支持地方产业发展,而不作为供给方,通过投资来扩大,使地方发展。
第四,国家搞一些跨省区的大江大河治理和特大交通干线的建设,并将其纳入区域政策体系。计划经济条件下,这些工作量是很大的,但一般在讲到地区政策时,似乎并不认为这是地区政策。实际上,这是最大的地区政策。我认为,要确定一批跨省区的大江大河,在国家支持下协调相关省区共同参与综合治理。多年来,在这方面我们作过努力,但在地方参与和协调上还不够,那些大江大河的问题并没解决。现在,应进一步做好这类需要区域协调工程,提升这些相关机构的地位和职能,发挥其在解决区域不平衡中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国家对欠发达地区最重要的支持方式。
第五,关于发展落后地区的双管齐下战略。在世界范围内,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不同时期有过不同的方式。50、60年代偏重于解决收入差距和生活困难问题,政策上偏重于经济救助和投资项目。70、80年代偏重于解决教育、卫生问题,使落后地区人民在社会发展上有大的改善。到了90年代,则提出二者并重的战略和政策。因为,只利用资金经济投入,由于投入产出率低,落后地区变化仍是不显著的;而只解决教育和卫生问题,对基本生活还存在困难的地区来说,仍难以对付目前的困难。因此,同样的资金如何在这两者间有一个适当的比例,便成为更值得重视的问题。如果称这种战略为“双管齐下战略”,那么这种战略的好处是显著的:不仅对解决短期经济问题有利,对解决长期经济问题也有利。这方面的资金支出,更能得到发达地区人民的支持和理解;对政策制定而言,也更具有社会意义。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基本评价
从梯度战略到点轴战略,从先富到共富的协调战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上新阶段的标志。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四次人大会议上,强调了加快中西部发展,提出了支持中西部发展的方针和措施,为地区政策的具体化提供了保证。有一种认识可能有偏差,即认为现在的提出发展中西部,是因为以前的地区政策出了问题,现在要纠偏。这涉及到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政策的评价问题,因此需要明确之。我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有以下几条理由:
第一,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正确性,是区域战略与政策基本正确的基础条件。区域政策是服从于总体战略的,如果总体战略正确,区域政策也应是基本正确的。改革开放18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更是取得令世界瞩目的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世界各国公认,中国改革成就和经济发展,是经济转轨的诸国中最为成功的。这一切,说明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是正确的。我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分析区域经济的差距问题,以及区域政策的功过问题。比如说,对外开放战略与区域政策是紧密相关的,沿海发展快,与它是开放的前沿有直接关系,先有对外开放总政策,而后才有谁先开放、谁最有条件开放的区域选择。因此,把开放战略与国家对沿海地区的区域政策分隔开来是不符合实际的。
第二,我国区域经济缩小和消除差距的长期性,决定了不同时期区域政策的阶段性。阶段性区域政策的差异和调整,是正常的,连续的,也是正确的。我国改革开放与发展,是区域突破的战略。现在,一部分地区已先富起来,自然会出现区域差距拉大问题,这是预料中的问题。当然,我们要看到,我国低水平的区域均衡已被打破而较高水平的区域公平尚未实现,如何加快实现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平衡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
第三,现在出现的区域差距的拉大,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有区位的优劣的影响,有开放程度不同的客观条件区别,还有体制改革进展的差别,甚至还有思想观念的差异。政策的影响只是多种因素中的一种,不能绝对化和扩大化。我们应区分区域差距拉大的正常成因、不合理成因和可改变的成因,发挥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大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力度和开放力度,通过全面的努力来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步伐。不能把地区经济差距单纯归于政策倾斜,因而,也不必对地区政策作用作出过高或过低的判断。
第四,区域划分和区域政策评价标准是复杂的,因此,对区域差距现状描述和成因分析会有多种结论。比如,借用世界银行年度的《世界发展报告》对各国分类的收入标准,来对我国区域进行划分,会得出与东、中、西分类不同的区域差距结论。区划的不同,如四大区、五大区、六大区等,也会产生另一套的数据比较和区域差距结论。区域比较还有一个可比性问题,比如,把三大直辖市的数据与中西部省区同等比较的可比性要加以说明。判断差别的系数(如基尼系数,威廉逊系数,库茨涅兹系数等)的综合判断也是复杂的事。数据选取的时段划分对结论也会有很大影响。因此,对中国地区差距的真正科学描述和评价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基于此,对地区政策的评价,不论肯定还是否定,都要承认相对性,都要提出结论的适用范围。
建设亚欧大陆桥的5大前提
(1996年6月)
新亚欧大陆桥将面临许多困难,有的已经预见到,有的可能还没预见到。我这里提出建成大陆桥的5大前提:
首先是有章可循。现代跨国贸易,还需要国家间的协调和保障。但时至今日,陆桥全线并未形成切实可行的规则,具体问题尚未真正解决。新亚欧大陆桥面对着复杂的协调关系,一是法律框架的协调,由于制度、发展阶段的差异,反映在法律中的规定会有很大不同;二是技术标准的协调,如边检程序的标准化问题,不同国家的不同轨距引出的换装等问题;三是全路管理的协调,任何一段出了问题都将影响全路运输,因此需要有共同组成的管理协调机构;四是利益协调问题,这是协调中相当困难的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磨合,例如在各种运输收费标准以及关税高低、征收减免或保税制度等方面,要有一个统筹规划和共同协议。富一点的国家与穷一点的国家   在求利方面有不同考虑。总之,所有参与国家遵守共同章程,这条运输长龙才能真正活起来。
其次是有利可图。这本来应是最基本的条件,没有这一条,几个国家不可能坐在一起来谈合建贸易通道问题。大陆桥横跨七个国家,所有参与新亚欧大陆桥的各方都希望从中得到经济利益,而铁路能否给各方带来经济利益,对陆桥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铁道部门有利可图才能维持运营,运货企业有利可图才会利用这条运输线,参与沿线建设的部门有利可图才能有投资的积极性,等等。如果有一国或部分地区想从中多收费,故意设置关卡,就会增大运输成本,拉长运输时间,就会影响过货运量,进而影响全线的经济效益。
第三是有货可运。充足的过货量是陆桥得以生存的决定因素,运输成本与效益比较的良好结果是运输与商业活动的重要动力。不仅要靠陆桥龙头龙尾城市群的组织,还需要不断吸收沿途商埠的加入,为沿桥货运提供必要的商品。
第四是有市可销。新亚欧大陆桥的市场问题,中国经济与中亚及欧洲经济有互补性的一面,互通有无是有基础的,但是,真正实现货尽其流,物达其主,互为市场,乃需要艰苦的开拓和培育。
第五是有安全保障。保证1.08万公里的铁路线安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各国之间是否能和平共处,是最基本的条件。其次是如何防匪、防盗、防偷、防止破坏路线设施,以及如何防止自然灾害的侵袭(该线路有相当长的距离是行驶在人烟稀少的沙漠地带)等等,任务异常艰巨。
要指出的是,不可低估贫困因素对以上条件的影响。大陆桥东西两端经济发达,但所经之处尤其中部经济还相对落后,不少地区还有待开发。贫困地区往往难于有力量支持陆桥,有时还可能与陆桥产生一定的矛盾。固然穷要靠路,但靠的多了,路就不太通畅,结果又影响脱贫速度。这些会对有市、有利、有安全等条件产生不利影响。
还要指出。新亚欧大陆桥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它也面临激烈的竞争。既有已存在的运输路线的竞争,也有将出现的新运输线路的竞争。前者如俄国西伯利亚大陆桥,又称第一亚欧大陆桥。它运营近30年,管理趋于成熟,现在每年利润甚丰。这自然会降低俄对新的亚欧大陆桥的热情。还有一条是由远东到欧洲的水上大通道。通过苏伊士运河将亚欧联结起来。据有关资料介绍,水上大通道的船运服务成本低于西伯利亚大陆桥,安全服务也不错。因此对日本、韩国甚至中国东部地区有很大吸引力,也极具竞争力。与此同时,东盟、南亚、西亚一些国家正在倡议将现在的铁路网连接起来形成南亚欧大陆桥。如果成功,将成为现在第二大陆桥即新亚欧大陆桥的竞争对手。
尽管目前存在很多困难,但是新亚欧大陆桥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中国是新大陆桥成功的灵魂、核心和保证,中国经济改革焕发出来的活力和发展势头,将不断为大陆桥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中国东西部保险市场比较座谈会”上的讲话
(1996年11月)
刚才于光远先生做了很好的发言,我完全同意。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第一点就是保险业越来越重要了。在我们的政策制定和调查研究中,现在和保险业接触是越来越多,保险方面有大块的资金投入,对我们国家建设十分重要,如何把这笔资金运用我们的基础建设上,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国际贸易上,保险的作用也非常大,没有保险就没有办法开展贸易。保险业的前景广阔,和银行业相比决不逊色,将来至少是会与银行业平分天下。
第二点就是我们座谈会的题目很有新意,从东西部保险市场的差异来进行比较,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中国东西由于经济水平的不一样,保险意识不一样,导致了保险的发展也必定会有极大的不同,怎么样发掘中西部地区的潜力,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点就是这个座谈会的探索性很强,这个座谈会是由《中国保险报社》和英国嘉定保险公司两家合办的。目前,对于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这个问题大家都很关心,一方面需要开放,让国外的保险公司能进得来,另一方面就是要扶植国内的保险公司,这个问题很复杂。那么哪些外国的保险公司能够被接受,就要看这些公司所作的工作和努力,要把先进的技术引进来,又要帮助国内的保险公司继续的发展,这就要作到国外保险公司同国内保险公司“双赢”的目标,而不是因为外国的公司进来了,国内的保险公司就全跨台了,而是要作到外国的保险公司进来了,大家就都做好了,这就需要有一定的设计,有一个步骤问题,每一步应该怎么做,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因为据我所知,外国银行进入中国以后,对国内的银行也有些压力,有些外国银行向我们要求国民待遇,我们的经济学家说,国民待遇可以给你,但你需要给国有大中型企业政策性贷款,要让我们给你定利率,一共讲了十条,外国银行觉得这个国民待遇可是受不了。那么外国的保险进来后,中国的保险肯定也会有一定的困难,中国的保险肯定要开放,但要有过渡和磨合的时期,就需要大家共同的理解,共同的支持,从而达到大家的共同利益。
第四点就是保险业的学问很大,包括保险的费率等问题都很有学问,我们传统的经济学教材都已经很陈旧了,所以我们必须加快知识的更新,不然就要跟不上了,能够参加这个座谈会我感到非常高兴,看到这些材料,听到大家的发言我感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祝贺这个会能让大家有收获。
兰州发展的机遇
(1997年6月)
作为兰州市委、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的李博士,近日接受了《兰州日报》记者采访,就兰州面临的大好机遇和发展条件谈了几个观点:
1.中央已明确提出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战略和一系列政策。中央在多次会议上,都讲发展西部问题。作为中西部的重点城市,兰州不仅是全省城市,还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也会享受到中央政策的支持,比如在合资的批准权限上现已由1000万美元提高到3000万美元,与东部相同了。去年,中部城市的发展速度已超过东部城市,兰州将会迎来西部开发的热潮。
2.亚欧大陆桥显示了兰州的区位优势。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区位优势,不仅决定于自然地理位置,也决定于自然交通的改善。亚欧大陆桥将给沿线带来人、财、信息,带来合作开发的机会。陆桥将不仅单指火车线,还有通讯、石油、煤炭等能源的综合开发,最终可能成为一条世界上最长的经济开发带。但要指出,大陆桥本身发展还有很多局限性(有无充足货源、法规能否统一、沿途是否安全、不同线路的竞争等),在短期内不会对兰州经济发展带来大的变化,但从长远看,这种推动作用将发挥出来。
3.作为西部最重要城市,兰州是国家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关注点。兰州先后进行了内陆开放城市、综合配套改革、商贸中心建设、优化资本结构和科教兴市等国家试点,这些是发展兰州的有利条件,要充分利用,用好用足有关的政策。
4.兰州的基础建设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这是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我离开兰州到北京已16年了。去年到兰州参加西北五省领导的联席会议,发现城市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了增强,现正在为建设商贸中心在努力。商贸、金融、通讯、交通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水利和农业基础已有历史性突破,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轻纺建材也有了相当基础和发展。
5.引进外资将面临更好的条件。香港回归后,港资将更多地投向大陆,而中西部的成本和资源优势将更加突出。去年以来,外资已有意考虑投向中西部,因为这里政治风险较小,获利机会较大。现在问题是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缓解运输成本高造成的的不利因素。
关于重庆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 1998年2月)
 听了重庆同志的介绍,看了有关材料,很受启发。现对重庆经济发展和外经贸发展规划,发表一点个人很不成熟的看法,仅供有关方面参考。我认为,重庆发展面临着非常好的机遇,关键在于处理好几大关系。
第一对关系,是大重庆与小重庆的关系。重庆作为直辖市,名义上是特大城市的体制,实际上是一个省的体制。这个涉及到的关系实际上是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是如何对待先进与落后并存的二元经济的关系。这一点,在市外经贸对外开放的发展规划中很明确地提出来了。具体讲,就是如何既搞好小重庆的建设,又搞好大重庆的建设。这里起码有三种思路,一是先发展小重庆,然后带动大重庆;二是城乡一齐动,同时使力,共同提高;三是把重点放在大重庆,以发展农村促进工业发展,将大重庆提高到现在小重庆水平。这些思路不是理论上的,而是现实的,关系到对重庆全部精力、时间、资金投放分配比例关系。我个人意见,要有区别,有侧重点。具体讲,对小重庆,最关键是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引进外资,要形成强大的工商服务业的幅射中心;而对大重庆,则必须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尤其是公路的全面规划和通讯的普及化,至于各县市,当然要负起发展农业的基本责任。可以说,没有小重庆的强有力的产业中心,就不足以带动整个重庆发展,把发展产业重点放在大重庆,短期内力量不足,也是不可能的。反之,没有大重庆的两通为先导,就形不成真正的大重庆,形不成物流、人流和资金快速转动,就不可能支持小重庆的力量大组合,能量大释放。
第二对关系是库区建设的临时应急工作与大重庆发展长期规划的配合。现在库区建设对重庆市是一个重担,但也为重庆大发展提供了很多机会。三峡库区的建设,本身就是重庆成为直辖市的主要促进力量。现在需要树立一种观念,化负担为动力,变包袱为财富。关键是要把库区建设变为长期规划的一部分。我可以举一个例子。美国的圣安东尼亚市,年年遇洪灾,联邦政府拨款要治理洪水。这个城市的专家很有远见,提出了把城市变成到处是人工河的旅游城市。他们在防洪工程的同时,还搞了地下水道,保证城市人工河对水的需要。这样变水害为水利,使这个城市成为美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去年的NBA就在这个城市进行决赛。旅游收入成了这个城市最重要的收入。从这个例子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我们要在百万移民工程的时候,不要仅仅当做是安置,还要从人力资源重组的高度而考虑问题,从重庆将来发展的规划来考虑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的调整。我想,大家可以达成共识的是,百万移民工程应是多条腿走路,多种办法进行。现在,就地后移是重要的一个办法,但不是唯一的办法。我们能否将这次吸纳移民与重庆市的扩张联系起来,能否将部分移民置换出一部分重庆老区的高素质人口,使后者有序地进入江北新市区。在解决库区移民同时,让部分资金和人力,对重庆未来建市发挥作用,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再比如,三峡工程的进展阶段与重庆市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需要尽早筹划。2009年三峡峻工,到那时对重庆有什么要求,需要从现在起开始作什么准备。一方面解决当前问题,另一方面使之成为将来发展的一个基础。比如,届时电力短缺问题可能就解决了。一批可以在2009年用电的好项目可以考虑在适当时机投资。再比如,600公里库区有什么可供经济开发的潜力?现在要做什么准备?等等。总之,把库区建设与重庆发展联系在一起,既是中央对重庆的期望,也是重庆发展中最可能把握住的一个关键环节。
   第三对关系是重庆将形成与中央什么样关系的新格局。作为 直辖市,直接与中央、国务院打交道的机会多了。三大直辖市与中央关系各有特点,重庆现在正在摸索。这是需要研究的。中央与直辖市关系没有一个法定条文,规定必需如何,需要我们在干中来形成这种关系。关系中将会有多种方面,比如,重庆外经贸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向中央要政策,那么,怎么样来要政策?要什么样的政策?这是要很好地研究的。我赞成这样一种观点,要主打三峡牌,辅打扶贫牌。中央对三峡这个世界性工程是高度重视的,我们要围绕三峡工程的成功和顺利进行政策策划,要求中央支持。如果,我们只说重庆与别的直辖市相比,人均GDP如何低,还有多少贫困人口,这样去要政策,就只能要来一些小政策,而不是影响大局的大政策。因此,我想强调的还是,要认真分析重庆经济发展与三峡工程建设的内在的深刻的关系,这是中央最关心的,也是影响重庆大局的。再比如,在向中央要政策时,需要首先考虑的是,对已有的政策是否很清楚,运用得很充分?现在很多地方要政策时,不清楚到底有什么政策。作为专门进行政策研究的人员,我自己也不能说对各项政策都很清楚了。别的不讲,单是引进外资的政策,就几大本,上百万字。为什么说国外一个好律师难当,就在于对法律的熟悉和运用达到高度是相当不容易的。现在政策出台不少,改动和废除的都不少,真正能精通和熟悉,是要下大功夫的。政策研究将不能只是研究出台什么,还要研究有什么政策,如何用好政策。
 第四大关系是重庆与长江经济区的龙头城市上海、龙身城市武汉的关系。要向市政建设成功的大城市学习。要把重庆发展与重要的经济区域的发展联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借力行船,共同进步。对如何形成真正的长江经济流域带,长江沿岸城市都有兴趣。上海提出,上海不是上海人自己的,而是全国人民的,这个口号就是要对全国开放。上海、武汉对发展长江经济带,都很有兴趣。它们有很大实力,尤其上海有丰富的市场运作的基础和经验,一定要很好的合作。同时,还应研究深圳、珠海等新兴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成功之处,这对于重庆再建有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比如,深圳充分吸收全国人才,这一点是成功的重要之处。珠海在规划城市上有很多远见卓识。甚至还应向更多的有影响的城市学习。比如,香港在发挥山岭作用上,令人佩服。我们对城市中路不平很不满意,认为只有在平原上建的城市,才得了地利。可是,在香港山上住的是富人,山成为了城市中的宝地。这是重大的思路转变。那么,我们如何去充分发挥重庆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势的作用,发挥各种资源最大的作用,确有文章可作用。
  第五个关系是确定好重庆在全国区域经济中的定位。比如,现在重庆到底是中部还是西部,还没有定。重庆要自己先研究好。这次市外经贸“规划草案”建议提出重庆为“成为中西部对外开放试验区”,这个提法还可以组织一些讨论。重庆到底是什么区?划出什么区,中央没有明确表态,长江上游区?西部地区?大西南地区?三峡库区?我个人倾向于重庆将自己划入西部地区。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城市,就成为开发大西南的排头城市。因此,可否考虑将“中西部对外开放试验区”的提法,改为“西部开发试验区”的提法,以此考虑重庆在各种区域经济中,尤其在大西南经济区域中的定位。据介绍,现在三峡库区中已提出了几个“开发区”,是国家级的,因此,西部开发试验区的存在,就有了更多内含和配套关系。现在区域战略是从梯度战略到点轴战略。重庆现在到了区域发展的重要时期。交通越发展,点就越重要。因此,不管提什么,重庆搞好交通建设都是事关大局的。
第六个关系是正确处理政府指导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尤其在经济转轨中,政府的指导和组织作用很重要。但是,政府指导如果不与市场调节结合好,就会事倍功半,好心取不到好效果。因此,对任何一个地方的领导,都存在如何正确解决这个关系的问题。一定要区分那些方面政府可干,那些不要干。比如,今年以来,重组企业集团成了各地发展的热门话题,各地政府都在组织自己的企业集团,以便上规模,出国门。问题在于,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不去管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是不行的,但管多了,只见政府不见企业家作用,以后又会背上包袱。这个关系到底如何处理好,就全国范围而言,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说,政府经济管理是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结合,那么,在中央一级,主要是需求管理,地方政府就难免有较多的供给管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抓住哪一部分供给来管理是关键。这个问题在十五大上已有了明确的原则,就看各地政府如何正确地具体地把握。在供给管理方面,尤其是产业发展方面,重庆市有很大的工作量。重庆资源优势很大,“规划”和“背景材料”上介绍了很多,对我了解重庆有很大帮助。依我看,重庆还有一个很大的资源,就是水资源,这在全国是相对突出的。未来中国最大的资源短缺将是水。重庆如何把这个水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呢?比如,能否上一批高耗水、高耗电、但对环境是低污染的项目,比如高质量的玻璃,有色冶炼等产业,尤其是为建筑业服务的各种行业。能否把自然水变成(某种或某几种)商品水呢?市科委是否可立个专题进行研究。
第七个关系是发展非国有经济与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重庆有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改革中面临不少困难。已有几十万下岗职工。要使国企业改革取得更大进展,一是需要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二是要有非国有经济的大发展。这样才可能提供新的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些不是新话,重庆市的领导早有过计划,但问题确实很重要,故再重复之。
第八点是如何适应1998年形势,抓住机迂,适当调整。今年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8%,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由于去年出口增长在20%以上,顺差超过400亿美元,今年继续这样增长是不可能的。一是今年外贸形势可能会有一定变化,出口增长速度将会下降。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就会下降,去年GDP增长近9%,出口需求拉动GDP为两个百分点。由于去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是下降的,下岗职工增多,因此,靠消费需求拉动也有一定困难。面对这种形势,重庆是对扩大出口要有一定的思想备。但是,今年投资需求可能有较大增长,这是保持或提高GDP增长的重要一环。基础设施的投资较大提高,这对重庆也是一个重要信号和机遇。重庆有没有已经经过可行性研究但尚没有实施的基础投资的项目呢?现在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在全重庆范围内,争取使交通和通讯有一个大的发展,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今年引进外资中出现新变化。有下降因素,有上升因素。但总体会持平。重庆上升为直辖市,大大提高了外商关注的程度,这一点不要小看。外商现在之所以特别关注国家政策,就是因为这样去投资风险最小。因此,这两年掀起了基础设施投资的高潮。中央提出要扩大中西部利用外资后,近几年西部外资增长速度都高于东部,当然,绝对量是小的。重庆引进外资有新的机迂,需要从多方面来研究如何扩大引资。上海在引进资金方面总结了十个渠道,每年投资2000亿,这是了不起的,值得重庆逐条去比较分析,最后是借鉴。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特别强调了要在旅游业中引进外资,搞中外合资的旅游业。这一方面重庆完全可以先试一步,大胆地引进国际上最有影响的旅行社来合作,让他们充分发挥在国际组织旅游人员的优势,扩大重庆影响,提高重庆在国际旅游界的知名度。如果工作搞得好,甚至可以直接争取李副总理的支持。通过合资旅游,还可以扩大引进外资渠道。
重庆依山傍水,四季常青。领长江之首,含三峡之秀,地杰更喜人灵人和,天时又逢世末世初。虽然重庆现在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不算富庶的城市,但将来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最美丽的城市,我希望并相信这一天将会到来,1997年的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
苏州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
(1999年11月)
感谢苏州市委、市政府的邀请,感谢梁书记、陈市长的介绍,上午刘国光老师和张卓元老师的发言,给我很大启发。对苏州市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发表意见是相当困难的事,是一个挑战。因为苏州发展得这么好,考虑到的问题很全面,因此,作为一个没有做深入调查的人发表意见,是有风险的。但我愿不揣冒失,抛砖引玉。下面提几点想法,仅供参考。
一、苏州经济发展面临第三次巨大机遇。苏州发展曾得益于两次机遇。第一次是80年代乡镇企业的大发展。第二次是90年代的浦东开发,第三次应是2000年开始的中国全面的国际化。
1、 全面国际化的背景;①中国加入WTO,带来挑战与机遇,首先是全世界目光投向
中国,这个重要性超过纺织品出口增加,因为,取消对我出口纺织品限制,不是现在,这还有个期限,才能取消限额,说法不一,至少五年。“关注”为什么重要?借用白居易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无人识”。现在苏州是“长江有女初长成,待嫁国内不深知”。缺的就是大批的世界人士的眼光。②全球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信息、资本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现在中国一切企业都不是国内企业,不论是否经营进出口,都可叫国际企业。企业已无边界。跨国公司已打破了国界。③香港已回归,澳门即将回归,加大了中国国际化成分;人才、资本交流会加强。④国内经济已不仅贸易,而且资本,尤其是宏观政策已与国际紧相关。如结汇制度使货币供给成为国际行为,美国调整利率已引起中国美元的流动等。现在出现一种现象,低价报关骗汇和高价报关骗税,这表明国内外经济融合度很高了。宏观政策已与国际形势发展紧密相关。
2、 为什么对苏州是机遇?
①苏州已有相当基础,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已相当进展,供给能力已形成体系,
缺少的是巨大需求。②国内体制与政策与国际接轨,将给苏州巨大自我发展空间。③2000年和2001年,作为世纪交接年,对投资、消费有特殊意义。国内投资将增加,消费有一定回升。使苏州走向国际化有一个好的起点。
二、苏州的定位问题
用5年或更长一点时间,把苏州建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国际知名城市,
这是市长报告提出来的,这个定位,我认为是合理的、可行的。
在大目标定位基础上,还可分解为几个具体目标:
1、由工业化时期的天堂城市,向新世纪信息时代的天堂城市转化。含义是:不仅是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工艺之市,也不仅是工业发达,产品丰富,还有人才荟萃、文化超群,信息通达,世界著名的城市。综上,苏州要在社会协调进步基础上继续前进。
2、由区域性市体系初步形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框架的转化。后者包括三方面:
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政府功能完全归位;社会保障体系完成。现在东部一些地方正在努力完成这一目标。
3、由苏南模式向苏州模式的转化。苏南模式指以乡镇企业为代表,以集体经济为方
面的一种发展模式。现在全国正以这一眼光理解苏州。苏州要转化模式,要形成民营经济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多种所有制结合的经济。新的苏州模式__“新天堂”是别人不可模拟的,是独有的,是自己条件优势,自然,人文的、体制的、风俗的综合模式。
4、由国内名城向国际名城转化。
有两点要特别指出:一是“上有苏杭,下有天堂”这千年古谚含金量很高,但挖掘不够。现在要专门对“天堂”进行一番研究,要对与杭州关系进行新的考虑,并从中获益。二是与上海关系。我的口号是:成长在上海的阳光下,不生活在上海的阴影中。即一定要搞好与上海合作关系,这是龙头,必须要从合作中受益。当然,也会有竞争,比如,不要单是接受扩散这种较被动方式下发展,要有选择吸收的能力和方式。从上海得益,但要自己的城市特色。
三、达到目标的手段升级、转化问题。
为达到新的目标,手段相应转化,
1、由城市规划建设为主的思路走向城市建设与城市营销结合的思路。中国能当作
商品营销的城市屈指可数。基本上是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奇特,如广西桂林,西安文物,北京建筑,大理古城等。苏州是各色具备,别有风味。要在规划建设中推销,在推销中完善规划和建设。现在打城市品牌很不够;比如,说苏州是东方的威尼斯,这是很好的营销思路,但这有多少人认同?国外有多少人知道?因此,要再下些功夫,比如,与威尼斯结成友好城市,与美国圣安东尼亚等结友好城市,即要在全世界最有同类性质的城市中选对子,借船出海。又比如,太湖水80%在苏州,可人们一提起太湖,想到的是无锡,为什么?因为城市品牌营销以前没当回事去做。再比如,可运用特殊形式推销自己,大连有服装节,苏州可以有更好地选择,办出全国最有中国风味的春节。可与新加坡联手,全苏绣古装,花车游行。一举几得。
2、由产业分工国际化向城市国际化转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的观点要改一下了,
入WTO后,就是一个市场,一种资源了。要由城市功能局部改善向整体改善转化。
3、由二产为主,向二产继续发展基础上,三产为主转化。现7%农业,但三产比
重还是36.7%,比重还是偏低。要使三产达到50%以上比重为好。
4、由苏州各市各自美化向大苏州的系统整合美化转化。要把6个市特色与苏州市
联系起来规划,成为整体美,逐步推向全世界。可编一些顺口溜。
总之,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现时机已到,舞台已形成,苏州经济将会有新的腾飞。
也谈西部大开发
(2000年2月)
   《国际经济评论》记者问:近日来围绕西部大开发,从上到下,各方面反映热烈。但也有一种反映,担心西部地区投资回收率低于东部。如果大量资本投向西部,从全国角度看,资本产出率就会有较大下降,这是否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这个问题涉及到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的理解。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是一个综合比较的结果,不是单项指标分析可以加以判断的。这就回到为什么要提出开发西部这个问题上来了。其意义不仅是缩小地区差距的大问题,不仅关系到解决发展新阶段的扩大市场问题,更涉及到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因此,其必要性不仅是要从经济的分析,也要从政治上和社会稳定上分析。退一步讲,既使从经济上分析,西部大开发也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涉及到多种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进行优化配置这一大问题。多种资源,就不仅是资本这一资源,也不仅是看投资回报率这一个指标。西部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而东部比较缺乏自然资源。我想讲的自然资源除了人们常提到的地下矿藏外,还有土地资源,这在西部是非常丰富的。土地是财富之母,是需要充分加利保护和利用的。西部宝贵资源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显得越来越重要,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有一个更有效益的配置。再进一步讲,既使从资本的最优配置角度考虑,也不能说笼统地讲资本回报率在全国将是下降的。可能是有的下降,有的上升。因为,现在东部资本回报率经过20年增长后开始下降,提出开发西部,正是要解决东部资本的新出路问题。同时,西部本身的资本在开发中会提高回报率,这也是没有疑问的。资本从所属上有政府的,也有民间的。政府财政在西部基础设施上投资的回报可能一个阶段是下降的,但公共投资的评价还必须甚至更看重社会效益。同时,由于有了基础设施,民间资本的投资就可能是上升的。现在民间资本在投资中占的比例也相当大了,1998年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45%。还要看到,国有投资占55%,但其中财政投资比重很小了。不仅必要,现在开发大西部也有了可能。经过20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综合国力已经有了显著增强,国家财力支持西部开发,有了力量。粮食出现阶段性过剩,有助于在西部搞生态建设,如还林还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已加快,估计今年将“入世”。外资的进入将会出现新的动向,现在提出西部开发,就是在向外商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让他们考虑向我国西部来投资。最后,为克服社会需求的不足,现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要扩大投资,这时开发西部,正是非常好的机遇,一种“一箭双雕”的好事。总的讲,现在提出开发西部,从政治、经济角度看,从时机上看,都是必要的。
  问:现在对西部的范围应如何把握?西部经济的基本情况如何?
答:这里介绍一下有关单位对此的统计结果,可能有助于读者对西部情况的了解。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约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56%。1998年末人口约2.85亿人,占全国的22.8%。国内生产总值11584亿元,占全国的14.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64元,为全国的64%。工业增加值3937亿元,占全国的20.2%。财政收入748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15%。财政支出1479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支出的19%。
西部地区铁路密度仅为东部地区的54%,中部地区的37%,西藏是全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区。全国未通公路的乡镇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城乡电网建设严重滞后,许多乡村还没有通电。通信设施落后,电话普及率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全国未通电话的24万个行政村大多在西部地区。许多农民还听不到广播,看不上电视。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水利设施落后,西北地区严重缺水。
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0多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约占80%;全国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中等县市的土地面积,而这些新增荒漠化土地大都在西部地区。目前全国15度到25度坡耕地面积1.9亿亩,25度以上的9100万亩,其中西部地区占70%以上。
问:您认为对西部大开发,国家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答:现在国家主要是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西部科技和教育发展等方面,给西部各省提出要求,投入资金。这些显然是必要的。我想换一个角度来看支持西部开发的政策。这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政策的含义和目的,同时提出一些今后还可能采取的政策。我把政策归为4种类型:
一是扶贫解困方面的政策。即“西部地区当前不做不行,中央支持一下可能做得好一点的事”。因为开发西部地区,首先面临的还是解决当前的问题。过不去这道坎,就谈不上大开发。因此,需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措施,帮助西北各省、区解决提高职工、干部收入,以及提高下岗职工生活补助金、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方面的资金困难;提高对西北地区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和实施债转股的财力支持力度;提高国家对西北地区贫困县、贫困户以工代赈、扶贫贷款、扶贫教育基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二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通俗讲,是“我支持你们做”的政策。比如优先安排西部地区跨区域性的铁路与公路、民航机场、骨干水利工程,城市污染防治以及电力、电网建设工程,以改善西部的投资环境;据报道,为适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交通部已着手规划建设8条西部开发大通道。这8条大通道分别是:兰州至云南、包头至北海、新疆阿勒泰至红旗拉普、银川至武汉、西安至合肥、西宁至库尔勒、成都至西藏樟木、长沙至重庆,这就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还有通过参股、贴息、建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支持各种投资主体在西部地区增加投资;国内资金在西部地区的投资可按外商投资政策对待的政策;提高国债资金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包括农村电网、城市基础设施等)、环保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比重;先批准外国银行和保险公司,在西部地区建立分支机构;减免西部地区建设项目的地方匹配资金的比例;加大对西部地区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批准增开国际旅游航线和国内旅游网络;允许国家严格管理和控制的某些特种行业,利用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无公害的自然环境,进行投资和生产经营;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速度:提高对西部地区境内大江大河整治的投入,大江大河水源地保护的投入等,这些都是支持西部开发的政策。国家鼓励和支持东部地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西部地区资源与环境调研工作,鼓励和重点支持这些领域的专家对西部地区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提高经费支持力度。
三是参与开发的政策。就是“我也参加去做”的政策。这主要体现在重要行业、重点企业和重要项目上。比如,加大对在西部地区建设的国家重要能源、原材料、重化工基地及相应加工工业基地的建设,以及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的资金、知识与技术投入,如水电、石油、天然气、盐湖、环保型精煤、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对水土流失控制的投入,农牧交错带的生态建设投入,各种草地退化防治的投入。继续加大西部矿产资源及可更新资源的勘探力度和对生态环境的监测能力。增加对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的勘探,生物资源、水土资源以及气候变化的调查与监测系统的投入。
四是根治贫困的政策。这就是支持发展教育和社会事业的政策。增加西部地区的教育、卫生及文化事业的经费:解决中小学校舍和从事义务教育的各类教师的工资按时发放问题;建设和改造乡村卫生和人畜饮水设施;解决乡村通电、通讯、广播电视普及问题。提高西部省、区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大专院校招生比例;对在西部地区从事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工作的专业人员,给予明显高出全国同类人员平均收入水平的待遇。在比如,在西北地区率先实施高中义务教育;增加高、中等职业技术专科学校的数量和规模;加大对从业人员培训的财政支持力度。
显然,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重点是在支持经济增长方面。其它方面,也提到了重要地位上。
 问:西部地区大开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这与以往的对落后地区建设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新的思路?
  答:从区域战略角度看,西部大开发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这与前些年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协调发展意味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协调不是等同,也不是平均。协调承认差别,但要求缩小差距,要求配合。区域经济在协调发展若干年后,将可能进入均衡发展的阶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进行西部地区大开发,需要有新的思路。我想这个新思路的重点应是政策支持与市场调节的结合,也即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作用与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的结合。单纯依靠政策的支持进行西部大开发是不够的。西部地域如此辽阔,涉及的省区这么多,要靠政府的财力投资根本上改变面貌是很不现实的,必须要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要让各种资源自发地向西部投入。
可以体现为三个转变和两个结合:第一个转变是由单靠国家财力投资搞建设的模式向国家政策投入与市场基础作用相结合、多元化投资发展经济的方向转变;比如,国家把间接利用外资即政府间信贷多用于给西部,在直接利用外资方面,政府扩大外商投资西部的诸多领域,鼓励外商西进投资;允许西部城市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彩票,扩大地方企业发行债券的规模,尝试在西部成立产业投资基金等设想,就立足于让西部在政策支持下,自己来筹集资金和运营资金。这里的西部,不是单指西部省区的政府,是指多种的投资主体。由此可见,在政策方面,就体现着“外部支持”,而不是表现为“直接参与”。
第二个转变是由主要靠开发自然资源的模式向综合开发市场、知识、技术、资本与自然资源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多少年来,我们对开发西部的理解就是开发西部的自然资源,其实这仅是开发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西部其实不仅是自然资源需要开发,更有很多的知识和人才资源要求开发。这种开发不仅是资本的作用或技术的作用,要求的是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西部落后不仅是经济发展水平上,而且是思想解放程度上,是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不足上。因此,开发西部要全面理解,要全面推进。否则,就会造成负面影响,造成“东北现象”的再现。
第三个转变是由封闭式、自我开发的模式向全国、全世界全方位开放的方向转变。开发西部不仅是西部人民自己的事,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事业,甚至是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和资本共同进行的事业。东部这些年发展的经验充分证明,改革、发展与开放是分不开的。没有开放改革难以深入,发展也缺乏了强劲的动力。现在中央为西部引进外资提供了很多优惠条件,就是要促进西部把开发与开放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开发才能进行得更快一些,更有成效一些。
西部地区大开发新思路还需要突出两个结合:中长期开发与解决当前重大问题相结合,加快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相结合。不解决好当前面临的问题,就没法去解决未来的问题,否则就是奢谈、空谈开发。加快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对全国是重要的战略,对西部更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舍此,西部开发会走很多弯路,这已为东部发展的正反经验所证实。
问:您认为西部地区大开发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见效?
答:我认为西部地区大开发可能需要一个较长时间,大约20年时间会见效。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05年即“十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失业人口降至可接受的程度,农村全面实现稳定脱贫,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基本完成。第二步,到2010年,人均收入指标和人民生活质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各省、区形成几个具有竞争优势、区域特色明显的支柱产业,生态环境恶化局面得到控制,国家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基地初步建成。第三步,到2020年即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基本消除东西部发展的差距,一批具有经济实力的中小城市在西部崛起,教育、文化和健康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准,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基本完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的新西北出现在祖国的大地上。
包头市经济发展的6点建议
(2000年8月)
包头十五规划及西部开发战略总体思路、奋斗目标、战略方针、主要任务以及提纲十大部分框架,有高度有深度,也是可行的。
下面我谈56点建议:
1、建议把包头建成“森林城市”,这既有条件,又有必要。提园林城市,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太多了,太没特色了。金木水火土,前50年,包头以土兴金,搞包钢;今后50年,要以土兴木。种树三大条件,一要土地,二要水,三要树种,这都不成问题。现包头城市已有了大的框架布局,为进一步造林创造了条件。据专家介绍,种树用水仅为种草1/7,这对缺水的地方更有利。同时,多种一些高档树,让高价值树成为包头人的保价值品,不动产,可转让,搞套制度。总之,国内有条件搞“森林城市”的地方不多,包头可就此一举打响。
2、建议明确提出“利税大户”。要用这一指标来衡量和要求我们的五大基地和十大工程。以此指标来鼓励一批新型企业,民营企业发展,以多种方式鼓励表彰利税大户。包头的稀土产业大有希望,体制上有什么问题?功能有新的否?需要组织高水平人才攻关。
3、市的十五规划目标,要更具体化,更为群众接受,好懂好记,鼓励人心,凝聚干部。规则要有简本,报纸上半版就可全登完,才便于落实。现在搞规则,太长,太多内容,多少大本。定计划累,也没什么有心人再回过头研究、检查,这种情况要改变才好。
4、提高本规划中非公有经济的定位。这部分原来放在“结构调整”部分,建议提到“体制创新”部分,现在南方各都将此作为制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5、十大工程中,建议不要把“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工程”作为一个工程。结构调整的内容太多,实在不是“工程”可能容下的。尤其考虑到利用市场机制来进行结构调整,作为工程,谁是工程负责人?是政府还不是?难回答。
6、要处理好十五规划与西部开发规划的关系。两个规划要合一,否则难把握。对往上报需要分开,这是需要的,但就一市而言,毕竟是分不开的。西部开发时间长于十五规划时间。
对地方政府制定十五规划的10点建议
(2000年9月)
参加全国一些省市制定十五规划征求意见会,收获不小,学到不少知识,但也发现一些具普遍性的问题,特提出来,作为 10 条建议,有关方面供参考。
   1、一些地方政府在做规划时,主体定位不清楚。反映在规划中,就是很多句子没有主语,不知到底谁来做,也不知今后哪个部门负责这件事。“规划”读起来很通畅,做起来就难了。还有一种情况是,政府要做的,行业要做的,企业要做的,都同等地列入规划,这也不妥。正如有的省计委反映,写到地市、行业和企业发展规划时,心里不太踏实,写省上拟做的事,就比较托底。为什么?因为写了省政府要做的,所以清楚;越俎代笣 ,写起来就难。
  2、目标归纳得太复杂。十五规划中的目标,要有核心目标,好懂好记,才行。这样才能鼓励人心,凝聚干部。核心目标,关键还是要落脚到人民生活上,落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去。这是发展的目标,是持续发展的动力。比如,有地方政府提出实现现代化目标,其中主要要提“生活质量目标”,比如,包括5方面:一是人均收入增长,说明更富;二是人均生态资源,说明更美;三是人均公用设施占用量(或值),说明更方便;四是受教育条件,说明更聪明;五是社会保障体制和社会公安,说明更安全。这种概括便于让老百姓接受,也便于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
 3、 政府手中资源要清楚。现各地规划中都讲了很多政府要支持的东西,现在需要回 答,拿什么支持,政府手中到底有多少资源,应以什么方式支持?五年计划中中如何分年份地支持?支持到什么程度?是否应强调对利税大户的支持?是否要支持到产品这一层次上?有的规划说要支持重点产品,这是公告重点产品支持名单?还是公告如何能列入支持名单中,即告知受援条件和程序?政府制定规划,最好要与编制财政预算相结合,这是政府手中较大的一块资源。
   4、建设一个省与营销一个省的关系。人们习惯于营销产品,其实城市也可以推销。现在有不少城市开始营销城市,找城市的名牌。各地自有其特色,可以发现品牌,进行营销。比如,湖南可否打出“绿色大省”的品牌?“影视大省”的品牌?以湖南卫视为龙头,搞中国的好莱坞。包头市搞森林城市,有土地、水源和城市规划已完成的条件;苏州则是世界级的旅游名城,可与威尼斯、新加坡等城市联手,扩大影响。
   5、制定规划也要重视市场调节作用。美国硅谷与日本筑波都在搞科技城,但两种模式,两种结果。美国是市场调节的,人财物可充分流动,日本则投入大量政府财力,把科学家集中起来,仍然没活力,为什么?值得我们在做下一步发展规划时考虑。
  6、上级政府要给下级政府留下制定发展规划的空间。比如,省内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给地市政府留空间,省上全包,地市还有什么积极性和创造性?到是产生了向省上要钱的依赖性。这里关键是省与地市权责的分工,要调动地市积极性,支持地市的创造精神。如何支持?有一条,省上规划中提的项目应冠以“拟支持”,要让地市和企业知道省政府支持什么,主动来争取,报上好的项目计划报告,组织强有力的班子项目,争取省上支持。不要养成下面等靠要思想。市对县(市)的道理也是如此。
   7、对如何组织应对加入WTO要有更具体的安排。要把握住中央与各级地方的不同分工,政府与企业的不同分工。引进外资,重点不是指标,而是体制。有好的投资环境,来多来少都是合理的。
   8、产业调整中要强调市场作用,不要过多依赖行政手段。要强调依法行政,比如,关闭小企业,不是因为产品过剩,而是违反环保的法律,诸如此类。
9、地方要从实际选择产业政策。一是要明确政府选择与市场选择的关系?明确谁是选择的主体?尽量不要由政府一方自己确定支柱产业。有些时候,作为政府,选择利税大户对现在确定产业可能意义更重要。利税大户就是有市场的产业标志。要确定政府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二是否可以考虑推行只鼓励、支持而不限制和禁止的产业政策。以前产业政策太强调限制,似乎作用不很大。产业政策旨在鼓励企业的创造性和自主根本性。三是大力培育进行产业选择的主体――企业家。
10、要特别关注制度创新。至少三方面,如何从制度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如何搞好国资管理体制,使之能助于政企分开;如何搞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