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力量

教师队伍

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 师资力量
首页» 师资力量» 教师队伍

潘浩然

教授

院系 :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职称 :教授

E-mail : hrpan@bnu.edu.cn

教育经历

1993-1997,博士生(数量经济学), 荷兰蒂尔堡大学计量经济学系及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学位获得于1999年四月

1987-1990,硕士生(应用统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经济学硕士学位获得于1990

1981-1985,本科生(统计学专业), 辽宁大学计划统计系,经济学学士学位获得于1985

工作经历

20143月起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3月至20143月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65月至20102月在英国朴茨茅斯大学海洋经济管理研究中心任高级研究员,负责欧盟第五、第六框架课题的研究工作

200510月至20064月间任益百利国际资讯方案公司英国总部商务战略部高级经济学家

20019月至20059月间在英国剑桥大学应用经济学系及经济学院任研究经济学家

199910月至20017月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经济系能源、环境和交通研究组任高级研究员

2001年夏访问位于奥地利的国际应用系统研究院 (IIASA), 为该院的“中国土地利用及土地变化”课题提供咨询

19981月至19999月访问研究员/博士候选人, 荷兰蒂尔堡大学计量经济学系及经济研究中心

19977月至199712 荷方代表兼财务经理, 扬州贝勒国际金属机械制造公司, 中荷日合资企业

19931月至19976 研究与教学助理(博士生), 荷兰蒂尔堡大学计量经济学系及经济研究中心. 协助导师教授高级微观经济学、数量经济学

199212月至19908月讲师, 中央财经大学投资经济系,讲授统计学及投资统计学

19858月至19877 助教, 辽宁大学计划统计系,讲授统计学及基建统计学

当前研究

2010年以来在国内所承担的主要研究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073009、《气候政策压力下中国经济低碳转型实证模拟研究》、2011/01-2013/12、已结题、主持。

2)北京交通大学人才引进课题,《中国经济模拟研究》、2010/03-2012/2、已结题、主持。

3)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课题,《高速铁路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2012/01-2012/12、已结题、主持。

4)兰新铁路公司横向课题,《兰新铁路成本效益评价与对策研究》、2013/05-2014/4、已结题、主持。

5)铁道部课题,《我国铁路现代化的作用与地位研究》、2011/05-2012/4、已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6)北京市社科规划重大项目课题,《北京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2012/9-2013/8、已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7)京沪高铁公司横向课题,《京沪高铁社会经济影响研究》、2012/10-2013/9、已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13FJY008、《高速铁路在现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及定量分析》、2013/11-2014/12、结题、参与。

9)国务院参事室主持的科技部课题,《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及其市场机制研究》、2012/9-2013/8、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1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026、《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2013/10-2015/07、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12)北京师范大学人才引进课题,《中国绿色CGE模型构建及绿色增长战略模拟研究》、2014/03-2017/3、在、主持。

13)北京师范大学校自主科研课题,《资源环境政策评价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开发与应用》、2015/03-2017/03、在、主持。

14)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科建设课题,《绿色社会核算矩阵的理论与方法研究》、2015/03-2016/03、结题、主持。

15)亚洲银行项目,《中国能源展望2030》,2015-2016、已结题、参与人之一,负责能源预测模型构建工作。

1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下基于CGE模型的北京能源优化结构与支撑政策研究》,2016-2018、在、主要参与人。

17)北京市科委项目,《北京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2015-2016、在、主持。

18)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项目,《京津冀协同绿色增长:基于生态耦合CGE模型的空间决策信息系统研究》,2016-2017、在、子课题负责人。

19)联合国工发组织课题,《中国绿色企业评级标准制定研究》,2015-2018、在、课题研究负责人。

Projects involved in Europe before 2010:

Research at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2006/04-2010/02: “Ecosystems, Societies, Consilienc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Development of an assessment method of the societal cost for best fishing practices and efficient public policies”, funded by EU Sixth Framework.

Consulting work at Experian Business Strategies, 2005/09-2006/03, UK: “Opportunities in the Chinese marketplace: learning from current regional trends.

Research at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of UK:

Project 1 between 2001/09 - 2004/04: “Technology and the economy-energy-environment system in 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co-ordinating with the British Tyndall Centre for Climate Change.

Project 2 between 2004/05 – 2005/08: “Innovation Modelling Comparison Project on the Pathways to a Carbon Stabilisation Economy”, co-ordinating with major European integrated modelling teams.

Research at University of Leuven of Belgium, 1999/10-2001/08: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Flexible Mechanisms in Kyoto Protocol”, funded by European Commission.

教授课程

1)教学方面,为本硕博学生年均授课百余学时,主讲《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学》、《Managerial Statistics》(全英文课程)、《组织理论国际经典文献阅读》(双语课程)、《数量经济方法与应用》、《可计算一般均衡建模研究》等课程,受到学生欢迎。直接指导培养本硕博MBAEMBA及外国留学生等各层次学生近百余人,其中多篇毕业论文成绩优秀。参加论文答辩和评审工作愈千人次

2)科研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其他纵向课题五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纵向课题七项;撰写学术论文、项目报告和政策要报等40余篇。

3)参与学校和学院发展和学科建设工作,对于数量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的建设起到一定作用;评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近百份、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

科研成果

近三年已发表的文章书刊

浩然(2016),可计算一般均衡建模初级教程,专著,中国人口出版社。

代表性成果简介:

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是现代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即CGE模型在国际贸易、经济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资源环境等政策评估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关于CGE,在国际经济学学界,已经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教科书。而在国内,中文的相关教材并不多见。浩然教授的《可计算一般均衡建模初级教程》一书与其他相关中文教材相比,有大量详细的模型细节的处理,特别是包括大量相关的GAMS程序。这对初学者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学习者而言,仅仅了解CGE的理论框架还远远不够,CGE是非常讲究操作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在不同的场景之下各个模块的处理也是不一样的。潘教授的这本书是国内CGE方面最具操作性的一本,而且对于其他运用CGE的经济研究者来说,此书也是一本具有重要价值的工具书,书中的一些程序稍加修改就可以直接运用。书中对跨期动态模型和递归动态模型有明确而细致的介绍,这在一般的介绍CGE的书中并不多见,是此书的一个亮点。

张博、刘庆、浩然(2016),混合碳减排制度设计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即将发表。

浩然(2015),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新态势,齐物论,第1卷,第1期。

贺小莉、赵坚、浩然(2014),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分析—基于PSTR模型,华东经济管理, 12, pp 45-49, 2014/12/1

贺小莉、浩然(2013),基于PSTR模型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非线性关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23卷,第12期。

Wang, Y., J. Hu, H. Pan, S. Li and P. Failler (2016). An integrated model for marine fishery management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Linking socio-economic systems and ecosystems.Marine Policy, Vol. 64, pp 135-147.

Weibin Lin, Bin Chen, Lina Xie, Haoran Pan: Estimat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Transport Modes in China Using DEA,Sustainability, 2015, 7(4): 4225-4239.

He, X., H. Wang and H. Pan (2014). Energy Consump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emperature in China: Evidence from PSTR Model,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Vol. 9, No. 4.

Failler, P., H. Pan, A. Thorpe and R. Tokrisna (2014). On Macroeconomic Impact of Fishing Effort Regulation: Measuring Bottom-Up Fish Harvesters Economy-Wide Contribution.Natural Resources, 5, 269-281. doi: 10.4236/nr.2014.57025.

Warren, R. (lead author),de la Nava Santos, S., Bane, M., Barker, T., Barton, C., Ford, R., Fuessel, Hans-Martin, Klein, Rupert, Linstead, C., Köhler, J., Mitchell, T., Osborn, T.J., Pan, H., Raper, S, Riley, G., Winne, S., and Anderson, D. (2008)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Integrated Assessment System (CIAS), a multi-institutional modular integrated assessment approach for modelling climate change, and of SoftIAM, its supporting software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 5: 592-610.

H. Pan and J. Köhler (2007).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energy systems: learning curves, logistic curves and input-output coefficients.Ecological Economics63, pp. 749-758.

P. Failler and H. Pan (2007). Global value, full value, societal costs; capturing the true cost of destroying the marine ecosystems, with,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special issue.

New lessons for technology policy and climate change: investment for innovation, with J. Köhler et al.Climate Policy, Vol. 7, No. 2, pp. 156-161, 2007.

J. Köhler, T. Barker, H. Pan and D. Anderson (2006). Combining Energy Technology Dynamics and Macroeconometrics: The E3MG Model.Energy Journal, special issue.

T. Barker, H. Pan, J. Köhler, Rachel Warren and Sarah Winne (2006). Decarbonizing the global economy with induced technological change: scenarios to 2100 using E3MG.Energy Journal, special issue.

H. Pan (2006). Dynamic and endogenous change of input-output structure under specific layers of technology.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Vol. 17, Issue 2, pp. 200-223.

Th. ten Raa and H. Pan (2005). Competitive pressures on China: income inequality and migration.Regional Science & Urban Economics, Vol. 35, Issue 6.

H. Pan (2005). The cost efficiency of Kyoto flexible mechanisms: a top-down study with GEM-E3 world model.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 Vol. 20.

H. Pan and D. Van Regemorter (2004).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early action before Kyoto compliance.Energy Policy, Vol. 32.

浩然(1991),中国投入产出分析的困境与出路,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No. 2

潘湘翎、浩然(1990),辽宁工业品出口预测分析。预测,No. 3

浩然、庄文武(1990),模拟中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统计研究,No. 6